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蜂鸟网:泰吉轩画廊提出的宗旨是“把大师的原作展给大家,把经典作品留在中国”,是出于什么想法?
马丽军:前半句,是我的想法;后半句,是卢骁的想法。这两句话把泰吉轩画廊的经营思想、方式、品质、责任与义务都包括进去了。
我们都知道:学书法的要多看名人的真迹并习练名人的碑帖,学绘画的要看着大师的原作去临摹,对于摄影也应该如此。我们想通过展览,把大师原作及各种暗房工艺展给大家,以弥补国人对大师原作及制作工艺视觉感受的匮乏。
画廊开业以来,我们本着“经典影像,艺术收藏”的宗旨,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有机会看到大师的原作,收藏到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而达到把更多的经典作品留在中国的目的。
两年来,从画廊的开幕展到回顾展,无论是蛋白、银版,还是铂金、银盐,无论是阿杰特、亚当斯、坎宁安,还是今道子、肯纳,你都能从中感受到我们宗旨的存在。以后,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脚本和研究资料,并通过提高大家对大师作品的鉴赏水平,推进中国影像收藏向名师名作与经典艺术收藏迈进。
蜂鸟网:我们都知道国际著名摄影名师尤其已故摄影师联系起来不那么容易,你们是怎么把打开这扇门的?
马丽军:万事开头难。画廊装修完,放了大半年。这期间,卢骁积极与国际专业机构联系,乔小兵老师、泽中画廊的钟总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们帮忙联系画廊、艺术家以及收藏家。有了他们的帮助,加上几年前卢骁收藏时与已故大师的后裔、基金会及国外机构有些联系,所以,还算比较顺利。当然,我们也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上一些机构、藏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短期经营困难的局面,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抛售手中的藏品,此时,我们购买他们的藏品,在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基础。
蜂鸟网:泰吉轩画廊同时自己也收藏一些经典原作这与你们的经营之间矛盾吗?
马丽军:不矛盾。收藏是我们的生活态度,画廊的经营是我们学习、交友的方式,开画廊不是我们生存的营生,我们把收藏与经营结合,把经营与学习结合,这样,既能克服经营中的浮躁、急躁。同时,也能积累、沉淀更多的摄影知识与作品。用收藏方式的经营,就不会以赢利为目的,收藏是玩,玩中学习,玩中交友,用我的话说就是:“边玩边干有乐趣”。
蜂鸟网:画廊在收藏上的投入大吗?
马丽军:只能说是量力而行,每年会有一些收藏。收藏本来就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竭尽所能把。我们画廊收藏的每一张照片都像自己的孩子,非常的珍惜。很多作品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常说:“作品被拿走时我们是忍痛割爱,留在画廊时我睡得踏实”。曾经一幅在我们藏了四年的作品被一个藏家看上了,真的舍不得,后来,我们给了自己一个宽心的理由,把自家的女“嫁给”一个懂他的人,我们与藏家结成“亲家”。但是,我们手中的个别作品由于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太难得了,此类作品更适合公共收藏机构收藏,所以这样的作品我们目前不出售,等我国的公共机构有条件收藏时,提供给他们。
蜂鸟网:目前你们画廊的运营顺利吗?
马丽军:还行。目前画廊的经营大部分由卢骁打理,对外联系基本靠他,他还行,比较敬业;画廊运营中有分工,我管方向,卢骁管经营,日常营业有店员,专业问题请教老师们帮助,还有一些国际画廊、机构、老师作我们的后盾,大家各尽所能。泰吉轩画廊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离不开国内外许多老师与机构的帮助。比如:画廊开办时冯建国老师就给了启发性的建议;我们的很多展览离不开王瑞老师、乔小兵老师的鼎力相助;电影学院李书安老师、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蔡萌老师不时会给卢骁一些摄影知识方面的启迪,三影堂艺术总监毛卫东经常在专业上给予卢骁指点;大家帮助办展,帮助策展,介绍经营经验,帮助联系艺术家与藏家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乔小兵、葛霈、刘天华老师他们给予画廊很多帮助,以及各类媒体的好朋友都给了画廊很大的支持。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泰吉轩画廊,为不辜负大家,我们会尽其所能,办更多的好展览、展更多的好照片,以此来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