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纪念】邓伟:教书和摄影组成我的生命

0 2013-02-04 15:01:57   蜂鸟网   作者:中国教育报   责编: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走上拍摄世界名人的环球之旅

  “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雄厚的资金,更没有任何背景。我唯一的资本是执著……”

  1990年,邓伟放弃了大学教师的优厚待遇和拍摄电影的美好前景,只身来到英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环球拍摄世界名人。

  很多人都把这看成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钱钟书先生也是不赞成的,他担心邓伟既没有雄厚资金,又没有过硬关系,一个人在海外,语言也不通,困难太大了。钱钟书形容邓伟的做法“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船上甚至没有桨,只能借双手向前划行”。然而执拗的邓伟已经作出了决定。即将赴英前,他去钱先生家辞行。那天先生的话不多,临别前,让杨绛将400元钱塞给邓伟,并嘱咐说:“穷家富路,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既然你非去不可,我们希望你一切顺利。”

【纪念】邓伟:教书和摄影组成我的生命
邓伟作品


  正如钱钟书所担心的,邓伟选择的环球拍摄世界名人之旅,荆棘满路。“我从不愿把世界名人形容成高山,我们无须仰视他们,但我不得不承认,每一次设法走近他们的过程都十分艰难。”邓伟说。从1991年拍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算起,他自费环球拍摄世界名人进行了8年,美国前总统福特、里根、布什,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等世界名人先后走入了他的镜头。

  邓伟约请世界名人的方法很传统,就是写信。从1986年发出第一封拍摄邀请开始,他就陆续向世界各地发出邀请信。1990年来到英国后,在牛津的世界名人传记中心他可以查到比较确切的联络地址,便加大了发信量,基本上一年会发出超过100封信。在最初的5年里,他没有收到过一封同意拍摄的回信。邓伟记得,他从1986年开始给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发拍摄邀请,之后每一年都会发出同样的邀请信,信中唯一变化的是他的年龄。8年后,也就是1994年,他才终于得到里根的同意。“我是一个普通人,没有雄厚的资金,更没有任何背景。我唯一的资本是执著,我相信真诚的力量能叩开紧闭的大门。”他就是这样把最宝贵的青春交给漫长的等待,才艰难地换取到一次次短暂的拍摄机会。

【纪念】邓伟:教书和摄影组成我的生命
邓伟作品


  虽然约请世界名人用去好几年的时间,但邓伟最终得到的拍摄时间不过是十几分钟。有很多次,邓伟的拍摄都被严格限时,他甚至可以从取景框里看见被摄者在偷偷看表。这就要求他在极短时间内熟悉环境,接近被摄者,并用最佳方案准确生动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神采。“这样的拍摄不允许有任何闪失。如果不是平日里多加揣摩和积累,单靠拍摄时的灵光乍现恐怕就太悬了。”每次拍摄前,邓伟都会进行两方面的案头准备。首先是熟悉被摄人物的背景,通过阅读有关人物的传记、回忆文章及专著,了解人物的内心和性格。其次是对人物造型的预先熟悉和把握,即形象资料的准备。他总是力争搜集到每一位被摄者的全部图像资料,包括图片和活动影像等,以熟悉被摄者的形象特征,分析和研究出有针对性的造型手段。

【纪念】邓伟:教书和摄影组成我的生命
邓伟作品


  在为以色列总理拉宾拍照时,拉宾显得有些疲惫。邓伟知道他是一位有着28年军旅生涯的老兵,便大吼一声:“您昔日驰骋疆场的军人风采哪里去了?”拉宾被邓伟的话刺激得亢奋起来,他脸上的倦怠一扫而光,肌肉收紧,目光深远。邓伟一连拍了两卷片子,拉宾就那样挺直身子,一动未动。

  邓伟形容自己的每一次拍摄都像是登山,每一个作品的完成都是从漫长的等待开始,好比从看不见顶峰的平地起步。而每次终于可以快速捕捉那传神的一瞬,在交流中达成共鸣,便收获了如同历经艰难跋涉后到达了顶峰般的愉悦和满足。
 

【纪念】邓伟:教书和摄影组成我的生命
邓伟作品


  邓伟自认不是一个聪明人,出国十几年,英语仍没过关。他喜欢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行百里者半九十》。画的是很多人在爬一座山,离山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亭子,旁边还有浓荫的大树,于是人们纷纷停下来歇脚,到大树底下乘凉。结果专注于爬上山顶的人寥寥无几。“我想,我能够实现最初的梦想,不过是在别人乘凉的时候,自己仍埋头登山罢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