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唐晶
入选理由:入围2013三影堂奖;得色空间个展;作品入选北京摄影双年展
编辑推荐: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唐晶全面吸收了德国摄影学派中的冷静、客观与理性精神,在完成了西方式理论体系的建构之后,唐晶又回到了本土,回到了他熟悉的家乡,在北京与武汉之间他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里对于人文关怀的真空地带,高度集中的城市化建设让中国出现大量的异质景观,唐晶用冷静又不失温情的视角记录下这城市的“生长”,这样的切入点与创作手法让我们看到当东方本土的社会关怀遇上西方的理性思辨时会结出什么样的硕果。
生长
全球化和城市化使得现代都市不断向四周蔓延,都市中的高层建筑不断向天空延伸,这几乎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部分。描述城市的词语不断被创造出来,城市边缘、卫星城、睡城,所有这些新生词汇都意味着城市和建筑新的功能性。被人为改变的景观,以及旧有的生活传统被侵入和打破,形成一个临时的过度阶段和不确定的未来。
没有什么比摄影更适合去捕捉这种中间性的临时状态,也没有哪种艺术家比摄影师对时间的流逝显得更为敏感。上个世纪中页以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把镜头对向这些建筑、城市边缘、人造景观和被改变的自然风貌。摄影师的注意力也逐渐由自然风景摄影转向了“被人为改造的风景”。1966年美国的摄影展“面向社会的风景”(Contemporary Photographers: Toward a Social Landscape)提出了关于景观更多的可能,“风景”一词由此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70年代出现的“新地形摄影”(New Topographics)更加改变了风景摄影的走向。在这种图片历史的发展中,摄影师努力排除主观的情感,中性客观地审视艺术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冲突。他们的冷静强化了摄影的功能性,使摄影从新闻纪实性走向主观和客观表达,也使观众更深层次地思考一张照片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从德国的贝歇夫妇及其学生的作品中,我们似乎更能深切体会这种冷静所带来的价值。80年代以后,景观摄影又与“新彩色摄影”有了某种交集,这种交集我们既可在美国摄影师Stephen Shore的作品中找到,也可以在德国摄影师Joachim Brohm 的作品中看到。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相似,同时也有自身独特的地方。超大型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迅速形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快出现了“市郊化”(exurbanization)甚至“超市郊化”(sub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中心地带迁往郊区,城市与周边农村或地区土地使用矛盾凸显。大型城际列车跨越来不及开发的城市边缘,将卫星城、睡城与主城区连接在一起。中国看起来似乎要在短短的20年将发达国家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都走一遍。城市空间与建筑的趋同性和无个性化,旧城区和历史建筑的大量灭绝已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丢失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和快节奏生活带来的不安全感。
摄影系列“生长”拍摄的即是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中的城市景观。这一系列作品从2007年构思拍摄至2011年,所有的作品在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拍摄完成。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四个直辖市之一。我没有拍摄那些带有长城和故宫等著名建筑的典型“北京式”照片,而是主要拍摄了像望京、天通苑和回龙观这样的新型社区和城乡结合部。我力图去证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高速城市化中,北京这样一个巨型大都会的发展与其它任何城市一样,面临重重问题。武汉是我的故乡,是华中地区的最大都市,也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大型城市,可以看作是中国二级城市的代表。在武汉我则选取了城市中许多不同的地点,拍摄了那些不断向天空扩张的建筑和不断被拆除改造的老房子。
“望京新城”是这一系列的第一张照片, 也是一张“关键作品”。望京社区位于北京的东北部,常住人口30万。按照规划这里要建成一个容纳50-60万人口居住的大型社区,几乎相当于德国的一个中型城市。这里的居民由演员、艺术家、律师、医生、企业管理者构成,中产阶层比重大,韩国侨民较多。所以在照片中能看到高耸而又单调重复出现的居民社区建筑和亚洲典型的密密麻麻的家用空调,以及夹杂在建筑角落里的韩国商店招牌和只能建设在屋顶的绿地。
超过40万常住人口的天通苑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社区,这里和北边更远一些的回龙观(也有30万常住人口)一样,都是有名的睡城,白天显得相当安静。这里的主要居民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和相对低层的企业白领。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路上辗转三个小时,换乘不同类型但是同样拥挤的交通工具,在紧张高节奏的一天工作后,回来简单地睡上一觉。这里有全世界最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也难以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庞大到不可思议的社区,如何才能在短期时间内建造出功能一样、外型统一而又每个个体都有区别,容易辨别的建筑?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中国特有的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和过快的发展速度导致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
尽管如此,这些社区依然不能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北京地图上离市区直线距离25公里远的“唐家岭”是个小村庄,本地村民大约三千人,但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外来人口已超过五万,其中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学生住的都是当地农民修建的五六层高的楼房,每层12间房,每个房间在10平米左右,两三个人挤一间。最多有七八十人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整个社区由许多小街小巷组成,小理发店、诊所、杂货店和网吧遍布其间。这里纷杂的环境和居民身份强烈的对比与乱像一度吸引了整个中国的目光来关注这里的生存环境,然而这里也很快被城市化的步伐所淹没。仅仅过了一年,我拍摄到的只剩下一堆废墟乱瓦和人们在此生活过的一些痕迹。而那些年轻人,他们像迁徙的鸟儿一样搬到了离城市更远的地方。
武汉这个中国第五大城市的市区内曾经有百余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经过一次次运动式填湖后仅剩湖泊27个。几十年前的老屋和几乎每隔20年就更新换代一次的居民建筑夹杂相间。交替与变迁在这个城市似乎显得格外明显。
这座城市有两座承载着城市历史的火车站。一座是20年前设计和修建的,现在已完全拆除,在原址上按照最老的那一座1903年殖民地时期法国风格的火车站被放大四倍重建。在我看来放大后所带来的巨大的空间和细节的缺失使得它丢失了原本的精致典雅而显得空洞粗糙,只留下一个仿造的外壳。另外一个火车站被设计成两千年前的汉朝与现代风格的混合体。这种古怪而不和谐的混搭风格在中国曾经风行了整整10年并影响至今。建筑反射了美学和文化,因此这两座火车站的改建对我来说显得相当典型,它们隐隐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传统美学的丢失和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中国这个飞速发展中的国家留给摄影师的是一个巨大的永远在不停变换的半成品工地。它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发展速度,努力追赶世界潮流的步伐。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同样的问题也可以在孟买、香港、纽约等世界任何一个城市找到。景观摄影提供了一种可能,将这种中间状态、现实世界与不确定的美学联系起来,将客观摄影与主观摄影联系起来,起到雕塑和绘画无法做到的作用,即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观看和思索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唐晶简历:
性别: 男
1981年9月 生于武汉
2004年6月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6年-2013年 就读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摄影专业
2009年1月 卡塞尔文化火车站caricatura画廊联展“Wenn der Nachbar dein Leben bestimmt”
2009年9月 第九届平遥国际摄影节联展“失乐的喃语”
2009年7月 联展“卡塞尔漫步”
2009年11月 卡塞尔Kugelhaus联展“Gesammelte Einsichten”
2010年9月 “年轻人” 个展 平遥国际摄影节10周年, 获优秀摄影师奖
2011年6月 马尔堡“艺术之夜”联展 Zwischen den Häusern画廊
2012年7月 卡塞尔文化工厂Salzmann Fabrik “Examen”联展
2013年4月 实相:2013年度第五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2013年9月 “Gowth/生长”个展 北京草场地艺术区得色空间
2013年10月 首届北京摄影双年展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