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卡普尼格罗:一位无法绕过的摄影大师

0 2014-01-23 05:50:00   蜂鸟网   作者:王江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蜂鸟网:你去美国拜访卡普尼格罗是一个什么情况,你对他的直接印象怎么样?

  卢骁:因为他没有电邮,没有电脑,所有跟他的联系要么打电话,要么写信,他到现在为止我们之间打印的一些东西全都是他用打字机打的,一个纯机械打字机打的,可以说他是一个极强的收集癖,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他家里哪儿哪儿都是满的,但是所有的东西摆的都整齐有序,他的桌子上摆满了石头,但是每一块石头看似不经心,实际上放在那儿都是很协调的。你就能看出来为什么他的照片有这么强的秩序感,这个秩序感比如那些树叶和石头在画面中的摆布。处理卡普尼格罗这个照片的电子版的时候让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因为电子在电脑里可能是颠倒的,我调图的时候发现你就凭着感觉去找作品的上下方向,当你感觉最顺眼的时候就是他照片的争取方向,如果你颠倒着看感觉秩序感就没有那么强,所以他的照片看似是随心摆上的,其实有很多的秩序在里边。

  卡普尼格罗自己也说在拍照的那一刻他脑子里是想好了这张照片后面要出来什么东西,什么样子的东西,这个照片已经印在他脑子里了。另外他的照片也可以颠覆原来的一个错误的观念,原来认为纯影派的东西不能有纯黑,不能有纯白,他的照片里就有纯黑纯白,实际上所有的这些硬性的技术指标都是为了最终的艺术结果而服务的,当我需要的时候它就要有。

  蜂鸟网:你能否结合作品讲解一下你对卡普尼格罗的认识?

卡普尼格罗:一个无法绕过的摄影大师
卡普尼格罗作品


  卢骁:比如说这张照片,那个鸟窝里没有一个鸟蛋,全都是石头,所以他的张照片注定不会放很大,因为一放大了就能看出来是石头,没有鸟蛋的那种感觉了。这里涉及到一个艺术家照片尺寸的问题,如果一个作品放得太大满眼看到的就都是局部,离远了又看不到细节,所以这种11-14寸的照片恰好可以在一个很良好的距离去观看。

  另外就像展览标题所说的“自在之物的灵光”,卡普尼格罗对于照片整个完整过程的讲究就迎合了我们说所的照片中“灵光”的存在。“灵光”最早是对摄影的一个贬义词,本雅明提出灵光是认为照片跟绘画相比丧失了灵光,但是到了纽霍尔的时候把这个给反驳了,纽霍尔认为有一些照片丧失了灵光,他认为在纪实摄影作品里边灵光确实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纪实摄影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复制而存在的,但是对于卡普尼格罗这样的作品,它们的灵光会在暗房中得到恢复。

卡普尼格罗:一个无法绕过的摄影大师
卡普尼格罗作品《向日葵》 


  卡普尼格罗很多照片都是表达了他的宇宙观,这张也是,本身的名字《星际的融合》,就会有这种想法在里边。他的照片大致分了几个阶段,早期他也是背着相机出去拍照的,静物的作品多数集中在后期。《向日葵》也是他重要的主题,《溪流》也是他的主题,负像摄影他也探索了很多。我们展览的时候比较多的选择他的静物摄影,是因为他的静物整个感觉是更抓人的,因为人到了晚年之后会变得更成熟、老练。到了晚年所有的视觉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会形成自己风格会有更多自己的审美取向和选择在里边。
 

卡普尼格罗:一个无法绕过的摄影大师
卡普尼格罗很多作品中都有各种石头 


  蜂鸟网:卡普尼格罗似乎对石头特别感兴趣,他收集了很多的石头。

  卢骁:他们家到处都是各种石头、树叶、贝壳各种东西,有的是他自己捡的,有的是他朋友给他送过来的,我特别佩服这样的人,他们家的东西多到只有一张桌子空着是吃饭用的,剩下所有的台面、平面的东西全都码着东西,但是每一件东西码在那儿都特别有秩序,比如枫树的叶子从大到小一片一片一直落起来,从黄的最后到红的,确实是想法非常不一样。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