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翟永明、高原、杨瑞春三人联展
三双眼睛
文:舒可文
摄影术在今天的技术支持下,充当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它把我们感知的一切都能够框入框框里了,真是可以实现“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原则了吗? 这虽然未免太过理想主义,但就像德布雷说的,这种方式的确讨人喜欢,可以减少心理上的紧张或认知上的不安,毕竟那些需要认知的对象已经被纳入框框了嘛!
而那些被框入框框的是谁?是什么?是哪里?当摄影镜头横在我们的眼睛与对象之间充当媒介的时候,它果真足够任劳于此吗? 技术越精致,行会式的自我确认感越强,它背后的眼睛的主体性越弱,对象的他者感越不显现,图像变成图像本身,交流成了图像与图像的交流。但“我看见”终究无法取代“我明白”。
在试图理解一件摄影图片时,图像的力量总会强于更多草蛇灰线的主客关系。所以,如果机缘合适,与其将摄影作品作为图像观看,不如降低观看的期待,将作者的作为当做最为显性的语境之一。对这组摄影作品,三个人,高原、翟永明、杨瑞春,三双眼睛,她们内化于心、呈现于外的观看,或许不必在其中寻找视觉原则,却可当作辨认世界的愿望。如果我们低调地把摄影作为一种记录的方式去看,高原的一组人物摄影,是她对朋友们的亲近,看翟永明的摄影不能不参照她的诗句,杨瑞春则好像用观看的逻辑在分析其所见。
在一个过于喧嚣的时代,每个地方都像是庞杂无序的影像迷宫。而这三双凝视的眼睛,尽管大异其趣,唯一的共点是:它们在仔细辨认。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