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沉浸于环境与人的诗意 Photo London展览回顾

0 2019-05-31 08:47:01   蜂鸟网   作者:术山一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三名中国摄影师参与Photo London

  包括张克纯在内,本次展览共有三名内地摄影师参加。陈荣辉(B. 1989)的《空城计》由台湾Up画廊代理,展示在Discovery区域。顺着Somerset House南部的台阶往下走,一转身就能撞上穿着一身女装的快手小哥的巨幅画面:他翘着二郎腿坐在亮粉色墙角,男性气质被天蓝色的抹胸和黑色女式皮鞋遮盖严实,膝头垂着拍视频用的假发,两眼放空盯着画面下角,又好像若有所思。这是长于江浙地区的陈荣辉从凛冽北地找到的社会切片之一,呈现当下一部分年轻人的状态。Up总共展出了四幅作品,这是其中一幅。曾经新闻摄影师的身份赋予陈荣辉捕捉现实问题的敏感度,他始终关注着城市的兴荣和衰落,体察身处其中的人如何在全球化的宏大叙事中确立自我,妥善安生。《空城计》是用8 x10大画幅相机拍摄的,沉默的肖像和景观是其中的主要构成。拍摄时,陈荣辉会把相机架在类似平视的角度上观察被摄对象,达到平等的贴近。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地级城市经历着大规模的收缩,人员外流,基础设施的废弃剥夺了城区的生机,东北是典型地区之一,陈荣辉镜头下是被留下来的那些人,他尝试用大画幅捕捉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个体的改造。

沉浸于环境与人的诗意 Photo London展览回顾
陈荣辉,空城计 08, 2017. 《空城计》©️ 陈荣辉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陈荣辉的作品《空城计》由台湾画廊Up展示在Discovery展区

  Bryce Wolkowitz画廊展出了辽宁摄影师王宁德(B. 1972)的《有形之光》。一直以来,王宁德的作品试图回答摄影由什么构成。《有形之光》交出的答案是影子,他将一张产生潜影的透明胶片切碎,让它们在特定的光照下呈现出云朵,树影和光斑的轮廓。切碎胶片的过程体现了王宁德对影像的理解:充满变化,是“复制世界的妄想”。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