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沉浸于环境与人的诗意 Photo London展览回顾

0 2019-05-31 08:47:01   蜂鸟网   作者:术山一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Discover展区的新兴势力

  Discovery展区囊括了代表新兴势力的23家画廊。来自安特卫普的Sofie Van de Velde画廊展出了摄影师Max Pincxers(B. 1988)的两组作品,分别是《过剩边缘》(Margins of Excess)和《红墨水》(Red Inks)。罗兰巴特在《明室》中预言了摄影的两种发展方向,即类于画和类于戏剧。Max Pincers的影像让我想到Jeff Wall早期拍摄的街道,后者扛着灯箱走到大街上,经过布置的画面和电影风格的打光使影像充斥着刻意的细节,真实和虚拟在人物微妙的表情上碰撞,在充满硬度的光线里博弈,源于生活又高度提炼。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Max Pinckers, from the series Margins of Excess, 2018,  Margins of Excess ©️ Max Pinckers

  Max Pinckers是近几年较为高产的年轻摄影师,用Cinematography模糊reality和fiction的边界是他的影像风格。《过剩边缘》用两百多张照片搭建了六个追逐美国梦的争议人物背后的故事。睡在棺柜里的西装,框下夸张表情的特写镜头,均匀打亮每一块脸部肌肤的人造灯光,右手被改造成手枪的人摆着007的姿势站在房间里……Pinckers不加掩饰地把真实事件和人工设计搅和在一起,让人思考影像背后的操纵和动机。影像是记录真实还是功于推销某种“真相”,答案让人思考。《红墨水》让Pinckers在去年获得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奖项,是他在北韩拍摄的生活景观。标题引自齐泽克讲过的一个朝鲜笑话,暗讽北韩的政治管制。不知道是不是对图片能否揭示表象下的真实有所怀疑,Pinckers干脆运用拍摄广告片的方式,用大量的闪光灯把人从环境中剥离出来,影射当局的宣传与真实的朝鲜不尽相同。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Max Pinckers的系列作品《Red Ink》由Sofie Van de Velde画廊展出,
一并展出的还有他的《Margins of Excess》系列

  同样有着明显的戏剧风格和舞台布光的图片来自西班牙摄影师Fernando Bayona(B. 1980),墨西哥画廊Almanaque Fotografica展出他的几张男性性工作者环境人物肖像。图像反映了这一群体的真实处境,而戏剧化的画面布置可以看做是对他们隐私的保护,也暗示着他们在工作中将自我发展为一种虚拟面具,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在无意识中成为特殊的类型演员。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Fernando Bayona用舞台打光凸显男性性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中的表演性。
两幅作品出自《他者的生活》(The life of the other)。 ©️ Fernando Bayona

  英国摄影师Nick Brandt(B. 1964)的电影式全景作品《空荡荡的世界》(The Empty World)由Atlas画廊代理,展出在室外主展区。Brandt最初为人所知的身份是美国歌手Michael Jackson的MV导演。1995年,为了配合歌曲《地球之歌》的内容,Brandt去坦桑尼亚取景,并对东非的野生动物产生拍摄兴趣,从此成为了一名摄影师。《空荡荡的世界》是他的第一部彩色摄影作品,超现实的全景构图展示了东非动物与人和环境之间的冲突,烟雾和人造光制造的紧张气氛是Brandt对于自然环境的忧虑。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Nick Brandt, Bus station with elephant in dust, The Empty World ©️ Nick Brandt

  好玩的作品也有很多。前几年Martin Parr推荐了一些摄影书,立陶宛摄影师Ivars Gravlejs(没有找到这位神秘人的年龄)的《早期作品》(Early Works)是其中之一,书里收录着他童年时期的学校生活:做鬼脸的哥们,在铁轨边恶作剧的朋友等等。他也像Richard Hamilton一样把女同学的头像拼贴在性感舞女身上,学Jim Goldberg的风格在黑白照片上涂上自己想要的画面和文字。他在11岁拿到第一台,最终图像变成他反抗陈规的玩具,以及呈现内心世界的翻译机。同时他也在挑战传统的视觉展现方式。Discovery展区的西侧有一排置物架,上面放着一排自制的圣诞雪花球,摇动起来白色塑料点遮盖目光,贴在球里的影像影影绰绰看不清晰,直到“雪花”归于平静。而观者与图像的距离是否也像这个小型装置所呈现的一样?他是否想挣开静止影像的无聊呈现?
 
  Careva画廊此次展出他新作《购物诗》(Shopping Poetry),Gravlejs把自己的购物小票和商品并置在一起,作为一种私人记忆保存下来。小票可以看做一种商业日记,确切的时间、地点、商品信息都是开启回忆的法门。仔细比对的话,你就知道Gravlejs在2012年平安夜在以色列某地的药店(看不懂希伯来语)买了一堆药,又冲进超市买了一堆小零食之后,就开开心心的回家过节啦(他的个人网站也很好玩,贴上链接:http://www.ivarsgravlejs.com/)。打破摄影呈现边界的摄影师还有美国艺术家Gregory Scott,Catherine Edelman画廊展出了他的多媒体作品。他把自己当做创作对象,将绘画、摄影和视频的表现形式进行融合,利用连续影像与观众交流(他的个人网站也好玩)。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Ivars Gravlejs, Shopping poetry, 2013 ©️ Ivars Gravlejs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Shake it!噗啦啦啦

Photo London现场 环境与人的诗意交缠
英国名人集邮摄影师David Bailey的作品展出在主展区前中部

  总体来说,参展摄影师或是强调环境、氛围与在场人物的相互作用,或是把个人态度压缩进二维空间里,或是融合其他媒介,试图拓宽影像表达的边界。曾经甚嚣尘上的纯粹人物肖像在这次展览中没有太大比重。Bene Taschen画廊在本次展览的主展厅中央,展出David Bailey(B. 1938)早年拍摄的一系列名人肖像,John Lenon用下巴抵在Paul McCartney的头顶;Joseph Beuys和Andy Warhol因为太凑近镜头,脸部稍许变形。一个狐疑审视,一个诙谐打量,穿过细密的颗粒和凝住的时光张望当下。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