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专访】鲍利辉:影像收藏会走进千家万户

0 2013-01-18 05:26:00   蜂鸟网   作者:释藤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前几天,一则关于《秘境PHOTO》2013年度影像收藏助推计划的消息,在各大网站被纷纷转载刊登,这是《秘境》杂志首季联合12位摄影家共同推出的一项影像收藏助推计划:12位摄影师的限量版签名作品,首季500套限量,第一季分别由吕厚民、朱宪民、王文澜、白金龙、林添福(台湾)、何经泰(台湾)、王琛、王景春、傅拥军、鲍利辉、邸晋军、张晋等12位摄影名家参与赞助;这些摄影家每人提供一幅摄影代表作,一套共12幅珍贵的签名作品,免费赠予热爱摄影收藏的《秘境PHOTO》杂志会员。当然条件是必须订阅《秘境》杂志。

【专访】鲍利辉:影像收藏会走进千家万户
鲍利辉


  和这个计划一同推出的还有“秘境艺术基金年度摄影师收藏大奖评选计划”:2013年底,秘境艺术基金将评选第一届年度摄影师收藏大奖,本次评选,国籍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参赛类型不限,获奖摄影师将被纳入秘境PHOTO的整体推广计划,进入更多藏家视线。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在微博上转发无数,也立即引起了业界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项全新的举措,让影像收藏成为了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有人则觉得花一点钱既订了杂志,又免费得到了摄影家的亲笔签名作品,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而也有人觉得这样的推广似乎对摄影师本人没有多大的益处,无论大家的意见如何,可见影像收藏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而《秘境》杂志作为目前业界专业性和高端性于一体的纸媒,能够推出如此大胆的计划,除了其执掌的人思想和观点“先锋”之外,一定还有更多值得让人感兴趣的话题,鉴于此,笔者走进了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针对这个计划,针对这项新的举措,请他谈一下他的观点和想法!

  释藤:鲍老师您好,最近《秘境PHOTO》杂志推出了一项新的举措和计划,那就是“《秘境PHOTO》2013年度影像收藏助推计划”,这个计划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兴趣,请问您是如何想到这样去做的?

  鲍利辉:说到底,我们也是想为中国影像收藏突破瓶颈尽点力,做点事。为什么这样说呢?2012年第四届大理国际影会举办了荷赛获奖作品展,荷赛境外展览负责人Paul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发现有趣的事情是,中国参加荷赛的摄影师,很少有自由摄影师。如果中国有更多的自由摄影师的话,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的风格,这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水平。”
 

【专访】鲍利辉:影像收藏会走进千家万户
《秘境》杂志封面


  在中国,职业摄影师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受雇某个机构,为机构拍照片,这样往往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一些照片,这样的人比较多。一种是完全为自己的想法去拍照片的,他们的作品往往很有个性,很有想法,不少评论家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甚至认为中国摄影实现突破的希望就在这里。中国不是没有自由摄影师。比如严明、木格,他们是辞去了记者和教师的工作,出来做自由摄影师。还有张晋,他在美国读的化学博士,回国以后也没有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而是做自由摄影师。他们都有很不错的作品。但自由摄影师,特别是初出道的时候,常常受制于经济来源,难以可持续创作。他们要有出路,目前主要的出路是签约,为杂志和商业机构拍片子。但一签约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个性,很难再按自己的想法去拍片,去表现,等于又绕了回来。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摄影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要突破这个瓶颈,保证自由摄影师的可持续个性创作,就必须与国际接轨,实现‘摄影—代理—收藏—摄影’的良性循环。让摄影师的作品通过画廊代理走向市场,走向个人收藏和机构收藏,如画廊收藏、基金收藏、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等等。收藏有几个方面的意义:对摄影师来说,作品被收藏不仅意味着有一笔收入,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拍出更好的作品,实现摄影创作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作品被收藏还意味着摄影师被社会认可,带来社会名望和地位,被收藏的作品也通过收藏而获得了价值,得到了保存,延续了生命。艺术史上许多重要作品,都是通过收藏保存下来的,摄影作品也不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不仅对自由摄影师非常重要,对其他摄影师也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就是通过收藏得到国内外摄影界承认的。2001年,我应邀参加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带去了两个专题共55幅照片参展,后来半数被尼斯摄影博物馆收藏。这在我的摄影生涯中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