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槛内槛外风景看遍:摄影师追逐佛的足迹

0 2014-08-21 16:36:52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和张望的会面地点是由他选定的,在位于马甸桥的中国摄影博物馆。对他来讲,也有顺便踩点的意思,因为9月份他的个展可能会在那里举行。

    其实,那个下午我并不是他唯一的约见对象,一位来自雅昌的知性美女与我们一起坐而论道。我想,他对印刷效果的在意程度丝毫不逊于他对摄影成像的在意度。在我们身后不远处,张望的助理,一位慈眉大耳的宽厚小伙,非常高效地接待了好几拨来访的客人。采访过程中,张望的手机铃声也不时响起,在北京的摄影圈,他的朋友好似不少。

张望:
张望作品《乐 观》:观心观物观空观色观一切法

    即便如此,张望的谈话依然有条不紊,说一件事儿,他会用一二三四为你来条分缕析,一些名词和数据,就像印在他脑子里一样清晰。这是一个典型的讲求实干和效率的浙江人,他懂得做计划,有很好地把控力和执行力,每个细节都力臻完美。这些品质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何他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做艺术也是如此,很多好的创意最后败在粗糙的细节上,那些日积月累养成的良好工作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作品加分。
 
    外表儒雅的张望,内心很强大。他的人生,一直在按自己的牌理出牌,而且是一幅出手不俗的好牌。张望出生于浙江天台县,受雅好文艺的家人影响,他从小习书法、绘画,后来顺利地进入工艺厂工作。恢复高考的那年,他牢牢抓住契机,一举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天的中国美院)。在美院他学的是油画,偶然间以玩票的性质接触到摄影,一下子就被电到了。不过,毕业后张望并没有立刻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也许是艺术史上的反面例子看得太多,他决定先赚钱,以足够的金钱来换艺术创作上的自由。这个想法很赞,要命的是他真的做到了。深圳十年,商海沉浮,时候一到,他抽身就走。1999年,他带着摄影器材走入天台山佛学院,一入佛门深似海,这一拍就是十几年。2012年,他又果断给这段拍摄画上句号,如今他给自己的使命是向全球宣传中国佛教文化遗产,为此他辗转各国办展览,自掏腰包印画册,北京,将是他全球巡展的其中一站。

张望:
张望作品:《礼 佛》:佛多远 咫尺西天

    张望不愿意多讲拍摄中的艰辛与寂寞。人生的冷暖自知,的确犯不着与外人道。而我强烈感受到他的不易,是在他轻抚画册,再三强调“这是我15年人生的浓缩”之时。就像江南女子缝香囊,他把人生最精华的一段岁月细细密密缝进了这本画册——《佛的足迹―张望摄影作品集》,给懂他的读者。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