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杂谈 > 正文

林路:从《莱茵河Ⅱ》的天价解读古斯基

0 2012-02-01 05:22:00   蜂鸟网   作者:林路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林路:从《莱茵河Ⅱ》的天价解读古斯基
《未填充之一》

林路:从《莱茵河Ⅱ》的天价解读古斯基
《未填充之二》

林路:从《莱茵河Ⅱ》的天价解读古斯基
《未填充之三》


    接下来的摄影家,又在尝试更大的冒险,走向更大的虚无。比如《未填充之一》(1993)、《未填充之二》(1993)以及《未填充之三》(1996),就是从绝对抽象的水准上,挑战摄影与生俱来的极限。(上三图)然而这些题材本身却是绝对平庸的,比如一块实物大小的地毯,一次落日,一条被汽车灯光照亮的沙砾之路。尽管这些影像相对他的深思熟虑来说,可能就是一时的冲动,但是不可避免地和他所熟知的抽象绘画有着密切的关联。最终,古斯基将镜头对准了抽象画,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无题6号》(1997)。将摄影从其有限的观念空间延伸出来,这些影像表现出摄影家新的视觉实验空间。这样的极端出现在摄影家拍摄一本书的画面,如《无题之十二》(2000)。(下两图)这一令人惊讶的视觉复杂性在于,古斯基并非简单地拍摄一本偶然遇到的书,而是奥地利小说家穆齐尔(R. Robert Musil 1880—1942)的《没有品位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的两页残稿。因此,你是很难凭借仅仅是对摄影的理解去判断这些作品的。一定需要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对文本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梳理,才可能建立起一种抽象的哲学观念之上的认知。

林路:从《莱茵河Ⅱ》的天价解读古斯基
《无题6号》

林路:从《莱茵河Ⅱ》的天价解读古斯基
《无题之十二》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