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认同的危机:管窥当今中国摄影教育

0 2012-07-17 06:41:00   蜂鸟网   作者:蔡萌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二) 问题所在

  由于,我们的摄影教育中缺乏对摄影的媒介语言本体的重视,语言的积累不足,几乎看不到一种建立在摄影媒介、材料、工艺上的语言体系。更忽视了其对基本语言规范的训练。学生处于一种不确信的状态。始终无法掌握摄影语言和驾驭摄影材料。所以,从近20多年的中国摄影发展进程来看,处于一线的,使用摄影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也好,摄影师也罢,几乎很少看到摄影科班出身的人。这不得不说是摄影教育的失败!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则在于:中国的高校摄影专业几乎全部将其认同为一门设计学科,而很少有将摄影认同为一门纯艺术学科的。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对摄影认同的危机。

  这样的情况在高校摄影专业时有发生: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拍摄的某张照片竟然是整个大学四年在校学习期间拍得最好的。然而,这种状况在油画、版画、国画和雕塑等其他美术专业则几乎不可能出现。一个学习艺术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院训练之后,通过对各自媒介语言与材料研究的不断积累,一定会提升并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面。换言之,一个大学生毕业时的水准如果还停留在考前班的水平,四年本科岂不是白学了?!

  我们还发现很多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的毕业生稍微掌握了一点摄影专业基本技能,作品的艺术性就可以轻松超越摄影专业的学生。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艺术修养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这种修养包括了对艺术史和当代艺术的广泛了解(可能更具体到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虽然很多院校的摄影系意识到了危机,纷纷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个性的挖掘与培养(这固然重要)。但并没有从摄影本体找原因,重要的是摄影系学生本来应该掌握的摄影媒介语言没有建立起来,也往往由于校方过度强化了激发学生的个性,进而导致了全线溃败。

认同的危机:管窥当今中国摄影教育

  与油画、版画、雕塑同样作为舶来品的摄影,在中国缺乏西方摄影传统的基因。直接的说就是,目前的国内摄影系教师们也根本没有了解和掌握摄影的媒材语言。通俗点儿说就是,我们中国的摄影教育从根儿上就不正。

  举个例子,同样作为西方“舶来品”,如果我们追溯一下当今美术学院中的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教师们的知识背景和知识血脉的话,不难发现,某某教授的老师是某个外国人,诸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留法、留美、留日的,或者1949年以后留苏、留德的,以及跟马克西莫夫、博巴学过的。我这里并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因为作为一种基于西方视觉艺术传统和观看方式的艺术,一定是有其独特的法度、话语系统、媒介边界和传统可循的。

  然而,反观今日中国大学中摄影教员们,我们似乎很难寻觅到太多的西方背景。稍微追踪一下他们的教育背景知识血脉则很容易发现其中隐含着巨大问题;工会、妇联的摄影干事,报社摄影记者,照相馆师傅,竞相呈现。即便个别的有出洋留学背景,从其作品上反映的也只是学到皮毛,而并非得到西方摄影传统之正宗。何出此言,原因有四点:

  1、很多出去留学的人,并非完全清楚中国摄影总体上最缺的是什么,只是盲目的学了些时下最流行和时髦的东西。

  2、所谓“严师出高徒”。但西方人对我们的要求在很多时候会比较宽松。就像学吃西餐就要先学会用刀叉一样,多数情况是,中国学生会被宽容对待。比如,在跟西方人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会说:“你们(中国人)不会用刀叉没关系,用筷子也行,直接用手动也可以”。但如果此时主人旁边坐着他的小孩子说:“那我也用手!”,他定会斥责小孩说:“你不行,你是西方人,你必须要学会用刀叉。”于是,这种态度和要求上双重的标准导致中国人始终不得其中要领,摄影上更是如此。其实,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而且是一个有较高门槛的艺术。其中的很多规范、法度和语言体系必须经过系统和严酷的训练才能掌握。

认同的危机:管窥当今中国摄影教育

  3、当下的文化民族主义信念膨胀,导致了我们自认为中国的东西不比西方差,甚至已经超越了西方。不可否认,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之后不久,1844年,摄影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传入我国,它已经与西方近乎同步地走过了近170年的历程。而这期间,中国人从对摄影的好奇到恐惧,从逐渐接受到广为传播,从熟练掌握到与本土叙事相结合,确实存在着一条有别于西方摄影传统的发展轨迹。我也深信中国摄影应该存在一个本土的摄影传统,但这个传统一直没有被建立起来(原因在于摄影理论的薄弱)。从目前挖掘整理出来的部分老摄影家的作品来看,几乎很少有人在摄影媒介语言上有太高造诣。一百多年过去了,当今的中国与一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确实在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一种盲目自大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也随着国力和经济地位增长而膨胀起来,这种思潮会经常制造出一种文化的自我理想幻象。于是,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摄影已经足够强大了。

  4、追随当代艺术中的所谓“观念摄影”的创作,但缺乏对摄影的足够认识。最终,在作品呈现上,缺乏摄影属性或照片属性,完全是一种图像概念。尤其在近几年的西方当代艺术中的观念摄影作品,无论是贝歇夫妇、古斯基、杰夫·沃尔,还是金我他、布洛斯菲尔德,其作品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摄影属性和照片属性。

  从某种程度上看,整个的中国摄影界都是在模仿、借鉴西方摄影大师们的图像与图式(影像语言)。我们很难看到真正西方摄影大师原作,也是导致中国摄影缺乏语言的重要因素。我们经常能够在中国摄影家的作品中找到西方某摄影大师的图像风格。所有的人都是在画册中的图像中寻找所谓的经典图像范式。在中国摄影领域,亚当斯、布勒松、马克·吕布、萨尔加多等几个西方摄影家,几乎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西方摄影大师的概念。而这几人在那个由语言建构的伟大西方摄影传统脉络中,却只占了非常小的比重,甚至与前面例举的那些在语言探索上有杰出贡献的摄影大师比起来,往往并没有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些摄影大师能够被众多西方人推崇到极高的地位,而我们却始终看不出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因为我们看不到原作,仅靠报纸、杂志、网络和画册是无法感受到照片真正魅力的,这导致了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一种用基于材料、媒介、工艺本身所形成的审美和观看方式;还因为,从1949年以来的中国摄影一直是由新闻摄影一统天下;更因为,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每天突发的社会事件,暴露出的社会问题特别多,用摄影说事儿,容易。

 

认同的危机:管窥当今中国摄影教育

  我常常想,摄影传入中国也已经有近170年的历史,纵观这170年,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摄影创作一直缺乏媒材语言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出现对世界摄影史有关贡献的摄影大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于东西方艺术思想上的差异。比如中国人讲求气、韵、道。西方人一直比较讲求科学、理性、物质。作为西方人发明的摄影,它一直以来都在遵循着这一传统和规律。这就好比做西餐时,德国人的厨房甚至会有烧杯、量筒、天枰;而中国人做饭都是凭感觉,诸如什么“少许”啊、“一把抓”啊,都体现出一种感性因素。这与中国传统绘画画中强调的“气韵生动”,一脉相承。在我看来,如果把摄影当成做饭的话,好像中国人一直都是用做中餐的方法做西餐。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会听摄影界的人说:“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这句看似很有哲理的一句话,恰恰暴露出中国摄影中的弊端。在我看来,很多情况下,只有在摄影发烧友、爱好者眼中的摄影才是容易的。而对于那些真正达到,或试图达到大师水准的摄影师而言,摄影从来就不容易,而且他根本就不应该容易。换言之,摄影的门槛并非很低,而是非常高。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摄影小结》一文中指出,“摄影首先是一种观看方式,它不是观看本身”[1]。当这种观看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摄影的观看方式的时候,其自身必会遵循一定的语言本体,而这语言本体则是一种不断地建立在后期制作和前期拍摄基础上的观看方式。如果你在暗房中做不到、做不出的东西,你在现实的拍摄中就看不见。毫无疑问,一个连作品最终呈现面貌都没谱的创作者,前期的创作一定是处在十分不确信的状态。只有对作品的呈现能力与经验足够强、足够丰富之后,很多现实当中的细节才会真正被看见,才真正明确应该要什么。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