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影史 > 正文

解读米奇-爱泼斯坦 对于美国的非凡观察家

0 2012-08-08 06:16:00   蜂鸟网   作者:郑幼幼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米奇·爱泼斯坦,1952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霍利奥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他拍摄的主题有:“共同的实践/娱乐”(1973—1989);“越南”(1992—1995);“城市”(1995—1998);“家庭企业”(2000—2003);“美国能源”(2003-2009);“柏林”(2008);“树”(2011至今)。其中“城市”“家庭企业”“美国能源”被称为“美国三部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爱泼斯坦获得众多国际大奖,如2002年因“家族企业”项目获得古根海姆奖金,2011年因“美国能量”获皮克泰(Prix Pictet) 国际摄影奖。米奇·爱泼斯坦的作品可以称为专题影像论文(monograph),其特点可以借用皮克泰(Prix Pictet)国际摄影奖评委对摄影作品进行的三方面的标准评判来界定:艺术杰出性、讲述相关主题的有力性、摄影图片与陈述力的一致性。

解读米奇-爱泼斯坦 对于美国的非凡观察家

加文煤电厂,柴郡,美国俄亥俄州,2003年

  爱泼斯坦在罗德岛设计学校(普罗维登斯)时,师从哈利·卡拉汉、艾伦·西斯金德学习摄影,1972年去往纽约后在库珀联合学院师从加里·威诺格兰德完成了摄影教育。爱泼斯坦称他主要受威诺格兰德的影响,得以朝街头摄影与彩色摄影的方向发展。他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脱颖而出,成为从事彩色摄影创作的一位重要的摄影家。

  从司空见惯的场景看到非同寻常的东西

  摄影一直有一种奇特的能力,通过特殊的观看,可以在最微不足道的题材、最司空见惯的场景中揪出非同寻常的东西,让它们成为挑动鲜活情绪、触发宏伟想象的开端。爱泼斯坦便是这么一位摄影家,他对观察凡庸生活有持久的兴趣,并能找到方式赋于它们机巧与嘲讽。他认为在最平常的生活中隐藏着神话,而对神话的意义以及在拍摄时能发现日常生活具有一种神话般的特质深感着迷。这种神话特质的存在阐述了一幅图片中的人物与场景为什么能够既简单又深刻。爱泼斯坦早期的作品拍摄纽约街头生活,以及度假、娱乐中的美国家庭,也包括乡间旅行,这些照片就透出一种机巧的观看和异域情调。在之后的《追寻印度》中,他一个局外人却从局内人的视角看印度,在《变化中的越南》中,又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观察这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他的观看一直脱出想当然的惯视,避开明显易得的套路,所以当他构思“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城市》时,照片中的纽约就不是惯常的“权力与名流光彩四射的城市,而是陌生人眼中一座不安的城廓,费解中透出荒寂的美”。

解读米奇-爱泼斯坦 对于美国的非凡观察家
比洛克西港,美国密西西比州,2005

  著名诗人艾略特·温伯格评论他照片中的异域情调时就指出,真正的异域情调是“差异的证明”,是一种“不同的场景”,“对一种远离我们自身并且保持一定距离的主题的个性化的感知和品味”。爱泼斯坦令我们惊奇的是他抓取异域情调的瞬间,它们恰恰体现了他的机智与趣味,并非不寻常的事件,也不是刻意创造的景观,只是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在某一刻,抓住了偶然的差异,恰恰吻合了摄影家的意图——他想告诉我们,那些普通的人其实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平常。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