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民俗摄影】摄影的理由与杨麾的情怀

0 2012-12-11 06:01:00   蜂鸟网   作者:何志云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二    
    保罗·斯特朗说:对于任何真正懂得摄影的人来说,摄影是生活的记录。这话说得精彩。不过,我更欣赏格里·巴杰的话:我们拍照是为了支持我们的世界观。两者互为补充,抵得上一卷摄影理论书。

  杨麾拍着川北,留下了关于川北的记忆,也留下自己的拍摄记忆。双重记忆的轨迹,透露出来的是他浓得化不开的民间情怀。活跃在杨麾镜头里的川北老乡,一概是小人物的身影: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想一想《嘉陵江畔的挑夫》里带着几分强悍的古铜色吧,那是阳光和江水刻印在挑夫身上的痕迹,由严峻的生存环境所凝就。而《老房人家》上百个人物,连同图片和文字,记述的何止是普通百姓卑微却难以释怀的人生,简直还是共和国艰难曲折的历史印记。杨麾的摄影充满民间烟火气,难免有些凌乱、粗糙,有时甚至还有嘈杂从图片中透出。但是,也因为它们的纯然民间,那种真实让我们深为惊讶!“我与百姓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以图文的形式向世人讲述这方普通百姓的故事,用《老房人家》画册为这方百姓留下备忘录、影像志”,杨麾的这几句话,是他的创作谈,更是他的摄影宣言。

  但是民间生活里有大历史,杨麾的民间情怀因此便显现出了大境界。十年前,杨麾在《川北老乡》“序言”中慨叹道:“那愉悦、那温馨是如今霓虹灯里怎么也找不到的”。后来的《嘉陵江畔的挑夫》中,他又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时光流逝,许多年后,挣了钱的老板们开始购进了机械化的挖掘和传输设备,昔日挑夫们的身影渐渐地从嘉陵江上消失了”……让杨麾始料未及的是,他以他的民间情怀,为川北及其老乡们留下记录的时候,他留下的更是时间。我们不仅在杨麾作品中感受到了时间在流动,回头去看,它们更记录着时间的巨变:杨麾的“川北”乃至“老乡”和“人家”,正日复一日地成为过往,成为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它们在不经意间,提供了认识时代的坐标,显示了历史行进的走向。更重要的是,作为时间巨变的印记,它们中的大多数现在已荡然无存了。

  杨麾的摄影,留下的是记录,却以它们的不可替代性,宣示了杨麾的世界观:他对消失着的川北及其百姓生活,投去了温馨而刻骨铭心的一瞥,这一瞥因为时空的凝定而弥足珍贵。

  在这个时候——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摄影的理由才真正得以呈现。

三  
    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执拗地问着:“严格地说,照片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桑塔格困惑于作为记录的摄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文字及足够的史料佐证,其实是无法成为原始见证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摄影的所谓“客观”一说其实靠不住。杨麾或许也感觉到了这一局限,在《老房人家》中,他干脆也以文字为人物立传,试图界定甚至拓展图片的内涵,给图片一个确凿的客观支撑。

  作为记录者的摄影,它的意义固然在于拍摄的那一刻,更在于对于今天现实的意义。一方面,严格讲来,杨麾拍摄川北及其百姓的那一刻,他留下的并不是当时的现实本身,而只是现实的一个表征,也不是他的记忆,而只是记忆的轨迹。现实乃至记忆,深藏在图片背后的潜海里,需要我们诠释和解读。另一方面,我们今天观看这些图片的时候,是它们给予我们情感和思索的刺激,才重新激活了图片。图片中储存的现实表征和记忆轨迹,因为我们和杨麾的历史共时性,迅速转化成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情感和思索,显现出来浓重的现实意义。作为其间的中介和桥梁的,便是杨麾灌注于照片中的情怀。

  于是,杨麾投向消失中的川北及其百姓生活的深情一瞥,便应和着我们投向生活的那一瞥:一样深情,一样不无感伤和惋惜。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城镇化进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获得巨大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让人们扼腕痛惜的,是几千年延续而来特有的民间生活的快速消失。在政府层面,这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由来;在民间,则是人们对以现代化为名,实质西方化、同质化生活的普遍无奈。在共和国广袤的土地上,犹如水银泻地,这样的变化侵蚀着每一个角落。杨麾以他浓重的民间情怀,先知先觉般(虽然未见得那么清醒而具有历史预见性)为我们留下消逝于过往的川北身影,在留下颇具历史意义影像的同时,为摄影今天可能存在的理由,标识了一条富有建设性和实践意义的道路。
 
   杨麾的摄影伴随着历史,一并驶入了过往。但是,川北及其百姓的生活还在发展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一样未有穷期;面对未来,杨麾以及中国摄影人,怎么为未来的摄影史,写下新的一章呢?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