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0 2015-01-23 06:29: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与高行健小说同名的《灵山》系列,拍摄于绩溪的清凉峰,这是一组充满人文情怀的照片,人类的活动轨迹与山水的关系成为摄影师审视的对象,其后的《阿尔卑斯》系列也延续这一传统。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绩溪是“墨”的发源地,成长于斯的子潜,从小受到笔墨传统的熏陶,这组黑白数码摄影,也带有向笔墨传统致敬的意味。“从白到黑,究竟有多少层境界呢?黄宾虹老人一生都在探索墨的层次,书法上也是计白当黑,知黑守白,实在是玄妙!”《灵山》系列作品,体现了子潜对于光影的把控力。这组作品黑白灰的层次过渡丰富而灵动,山间的雾霭与空中的云层总是适时出现在风景中,带给画面留白的余韵。但这组作品并非单纯的风景摄影,当它们被摄影师以一定的顺序精心编排在一起,我看到了子潜对故乡展开的宏大叙事,一种文学性极强的叙述结构隐藏在组照中,从淡而韵的起手式开始,慢慢推向高潮,最后有一个如同泛音的收梢 。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回忆始于澄渊取映的一茎树枝,摄影师以近摄的角度,凸显了形与影间的一片空明,观者的心也随之一空,待心静了,便可以进入正文。山中的子民们在一方水潭边静默无语,画面的截选背后隐藏着摄影师的态度:人与自然的交情毋需刻意表白,恰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之后情节徐徐展开,充满水墨意趣的青山、雾霭、小径超越了时间而存在,让人想起岁月的悠长,行走在泥泞山涧中的女子,表现出对自然的顺从与习惯。此外,摄影师将镜头对准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杂物,让我们重新审视它们存在的意义。柴火灶上烹着一条鱼,刻着整齐的十字纹,日影荒荒照在它身后——这是农耕时代的昼长人静,岁月安好;秃了把的扫帚与一堆木头堆在墙角——这岂不正是儿童厮混光阴的百宝园;最终,一个孩童的背影,将这份“原乡之愁”推向顶点。高山直矗云天,乡村静卧其下,道路延展在田野中,电线横空出世在眼前,许是到了掌灯的时候,你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充满期待与悬念的画面深深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子潜也时常审视这个背影,如同审视自己。“现代人的孤独感恰是用人造材料构建起来的,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大地的疏离。如果不能与自然相视相语,孤独就永无止境。山总是在那,村庄却空了,我们还有可能回去吗?”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从灵山到阿尔卑斯:山民子潜的摄影之旅
子潜:《灵山》系列

    但故事不能这样戛然而止,需留一些余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最后与观众打照面的依然是青山隐隐,点题告终。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