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0 2015-04-10 06:00:00   蜂鸟网   作者:涂彬彬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假如影像是一场无边的黑暗,模糊不清的光影之中,迟至的你,前路漫漫,左右之间哪方才是归途?

    “其未有烛而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

    不久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陈传兴先生的个人精神史第一部《未有烛而后至》影展,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这两句话中蕴含的无限意味。此时,距陈传兴先生第一次展出《芦洲浮生图》,已经过去整整四十年。这些照片,拍摄了台湾的车站,码头,城市边缘地带及戏班人群等,勾勒了一幅陈传兴先生少年时壮游的地图。四十年间并未有旁人见过它们,黑暗中尘封多时的影像,历经数百次观望与遴选,终于得以祈请面世。时候到了,地点人物都对了,一切也就水到渠成顺应自然。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昏暗绰约的灯光之下,《未有烛而后至》几个字醒目却不突兀的出现于楼梯入口拐角之处。再往上走,巨大场馆之中,寂静又令人安心的绵延黑墙,每一张照片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结,被时间精心打磨过的影像整齐裱于铅板之上。每一个黑墙拐角都精心设计,一个转身,也许看到便是另一番影像天地。尤其《招魂四联作》的场景布置,幽暗的密闭空间,庞大而看似模糊的照片悬于墙上。照片与照片间整齐有序的遥相呼应,一回首一转头,连空气里都是压抑阴郁气氛,哀悼与死亡气息愈发浓重。

    睁开眼,屏住呼吸,静静感受这一场迟到四十年的视觉征途。陈传兴先生说:“整个展览是一场死亡。”漫游其中,你看到阴郁,看到黑暗,看到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抑或是别的难以言说的暧昧不清的元素。这一切,并未有一个确切答案。所有的谜底,都需要读者自行解开。所有的情感,都可以是观众自行的回应。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影展现场

    这是一场黑暗影像之中的死亡摆渡,秉烛夜游,跟随少年如风的脚步,亦步亦趋去感知陈传兴先生如实呈现静默等待的个人精神史。这里没有猎奇式的捕捉、没有风格的刻意构造、没有迫近的逼视、没有重大历史事件的迹象,常常等同于最平常的“看”——仿佛没有特殊性的“看”与“望”。于是,在“观望”与“观望”之间尚未存在明朗的现实,唯有祈请与等待持续发生。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未有烛而后至》展出作品

死亡摆渡人:等待于黑暗影像中秉烛夜游

    四十年过去,彼时少年或已成主人。漫长的等待之中,昔日的银盐记录,岁月之中的旁人不得相见终于迎来今日的祈请。在等待之中攫取光与影,发掘事件和现象,这是一场盛大的黑暗之中的双重悼亡,对观望影像对银盐。这些影像之中,一切你以为是定论的,却并未有着武断绝对的定义。模棱两可的暧昧画面,饱含着多层性与多义性,你可以用自身最舒适的方式去观望,去解读,去感同身受。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