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后生代,在诞生的初期并没有受到绘画艺术的友好待遇。曾经以描摹自然为己任的写实绘画在由摄影机带来的光学、化学变化面前变得危机重重。当摄影术的发明被宣布时,有人开始惊呼“绘画已死”。其中比较激进的一个例子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曾于1846年率众画家向法国政府请愿,要求禁止摄影,以避免“不正当竞争”。
当摄影在与绘画的碰撞与融合之中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对于它们的认识也逐步趋于理性化。“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摄影与绘画各自的特性决定了它们自己将注定走上殊途但仍可以同归的发展道路。
直到20世纪中叶柯达公司推出彩色胶片前夕,人们尝试了无数的方法试图让摄影摆脱单调的灰度色阶,当光化学的方式难以奏效之时,手工上色的方式自然就粉墨登场了。其实早在摄影术公布于世不久,画匠们就开始用阿拉伯树胶和颜色粉混合的方式为达盖尔银版相片上色。用手绘的方式让摄影作品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色彩,这可能是绘画向摄影伸出的第一根橄榄枝。作为真实世界的模拟,手工上色的照片让远在欧洲的普通人也得以认识了远东中国人身上的青衣衫,看到了东方宫殿的琉璃瓦。至此时,手工上色作为弥补单色摄影之不足的一个重要工序而存在着。
威廉-桑德斯作品(图片来自华辰拍卖影像部2011影像春拍作品 )
威廉-桑德斯作品(图片来自华辰拍卖影像部2011影像春拍作品 )
手工上色的工艺随着20世纪50年代彩色胶卷的出现而日渐式微。数码时代的到来可以说从实用性这个角度上彻底摧毁了手工上色工艺存在的根基。但事实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摄影手工上色虽然逐渐脱离了实用行业,但是它给照片带来的特殊色调以及不确定性逐渐被艺术家们所关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使用手工上色的方式创造出特殊的画面效果。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