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戴眼镜的人— 黄锐 1 艺术家, 数字艺术输出, 61.76x82cm, 2012年
戴眼镜的人— 黄锐 1 艺术家, 数字艺术输出, 61.76x82cm, 2012年
近几年来,许多艺术家开始借鉴科学的方法进行创作活动,科学中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是被艺术界的弄潮儿们广泛青睐的工具,纳米技术在纤维艺术领域的采用、卫星拍摄对绘画题材的拓展、高倍显微镜下对生物细胞社会的窥视、通过脑电波的追踪对知觉原理的探究等等,都是科技开始介入艺术创作领域的尝试。刘瑾虽然也摆出了一副科学研究的架势,但手段却依然采用了相对传统的摄影技术,他通过较为温和的技术手段委婉地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同时以启发性和讨论式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释,完全没有那种因为仰仗了技术而显示出的霸权式口吻。这位过去一直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和研究对象的艺术家,在这一系列创作中开始利用私人性的社会关系,将几十位戴着眼镜的朋友(也多是一些公众性人物)拉到镜头前,拍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每一个被拍摄的人物都呈现出戴着眼镜和摘掉眼镜的两种状态,如此拍出的肖像是冷峻、木然的,他们不苟言笑,像是一套被陈列出来的科学标本。但正因为如此单调的构图和僵硬的表情,这些肖像作品将诸位面部一些微妙的变化凸显了出来,每一位佩戴的眼镜和藏于其后的眼睛成为观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同时高度清晰的画面所创造的超视觉性,在画面营造出一种张力,逼迫观看者对画面中的变化所暗示的命题给予思考和回答。
刘瑾作品在视觉上所突出的核心是眼睛和眼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对密切相关的事物进行重新审视。眼睛是生物进化的一种表现和成就,地球上的生态自眼睛出现后很快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光感受器的形成对于动物精确定向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它成为一种弱肉强食的有力工具,拥有眼睛的生物由此开始执掌着生物界的生杀予夺的特权。眼睛总是和判断、寻找、决定紧密相关,眼睛也折射着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它可以表达极为丰富的内心变化,多愁善感、心止如水,也可以传达非常细腻的心理状态如:悲悯、哀怨、欣慰、愤怒、恐惧、希望、绝情。除此之外,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人类的眼睛可以传递具有更加丰富的差异,芸芸众生的眼睛和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的眼睛是具有明显区别的,锱铢必较的商人和忘我创作中的艺术家的眼神也是不同的。因此站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对视人类的眼睛,你也会透视到其中存在着的一些微妙变化,从低眉顺眼到目空一切都一一对应着不同阶层的社会心理。我们会意识到在人体所有的外在器官中眼睛和心灵的距离是最近的,它既是灵魂、人格、心理的表露途径,又是他者洞悉灵魂的窗口。刘瑾和许多艺术家(包括表演艺术)一样,除了用镜头表现人类的眼睛,还独一无二地瞄准了架在其上的眼镜。
戴眼镜的人— 李天元 1 艺术家, 数字艺术输出, 61.76x82cm ,2012年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