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苏丹:从刘瑾的新作《裸眼者》说开去

0 2012-05-07 11:40:24   蜂鸟网   作者:苏丹 [投稿]
本页查看全文

  戴眼镜的群体在人类中大体可以归为一个特殊的类别,除遗传之外,阅读的习惯无疑是这个群体的共性,这也是导致佩戴眼镜的主要原因。那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文盲们很少会得近视,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中也罕见有戴眼镜者。文革时期的中国戴眼镜者甚少,因为当时盛行读书无用论,那些戴眼镜的人就曾被视为另类,被无产阶级中的流氓们唤为“二饼子”或“四眼狗”等充满贬义的称呼。“臭老九”中不乏戴眼镜者,所以这些称呼既是对生理方面的歧视,又是一种社会性的严重阶级排斥。即使在当时的电影或者连环画中,戴眼镜者不是心怀鬼胎的“坏蛋”,就是立场游移不定或者观念迂腐的妥协分子,《渡江侦察记》中陈述扮演的国军情报处长,《决裂》中葛存壮装扮的学究都戴着厚厚的眼镜,他们或狡诈或猥琐的目光被镜片充分地予以放大。于是在这种语境之下,意识形态化的宣传中眼镜被粗暴地贴上了反动的标签。我的家族有着悠久的近视传统,祖上几代都有戴眼镜的成员。我的父母忠实地传承了这个传统,因此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工矿区,我们家庭在公共空间的集体亮相简直就是十足的另类表演,看着周边人群投来的异样眼光,幼年时代的我无地自容。中国社会戴眼镜者的突然增多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1977年高考的恢复在全国掀起了努力学习的高潮,全国人民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同时还知道了另一个道理:“知识是进步的台阶!”。它们都源自知识的作用被过分夸大的结果。后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兄长再接再厉又相继步了父母的后尘,此时的家庭也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眼镜家族。但是时过境迁,对戴眼镜者的评价已完全颠覆,全家的集体巡游却成为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招致的不再是鄙夷而是艳羡。

苏丹:从刘瑾的新作《裸眼者》说开去
戴眼镜的人— 王小帅  1 电影导演, 数字艺术输出,109x89cm ,2012年

 

苏丹:从刘瑾的新作《裸眼者》说开去
戴眼镜的人— 王小帅  1 电影导演, 数字艺术输出,109x89cm ,2012年

  阅读和思考往往如影随形,印刷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在知识获取的途径中,眼睛的作用无疑大大超过了耳朵。因为视觉获取的信息具有比听觉更加明确的效能,频繁的使用眼睛导致现代社会中戴眼镜者数量急剧上升。从形式感上来看,前置的镜片是面孔的一个附加形式,它为天然而成的人类面孔增添了科技的因素,也为原本天真的眼神注入了人文的精神。具有凹凸变化的眼镜片如同一个过滤系统,它具有掩饰、遮蔽、装扮、点缀的作用,戴眼镜的人们可以根据场合的需要将眼神中的情感信息附加于其上。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当一个凶相毕露的人戴副平光眼镜之后,眼神中释放的那种戾气被大大削弱了,而一个工于心计的人戴副眼镜之后那种深远的谋划力却得到了放大。刘瑾作品中的这群戴着眼镜的文人墨客们,裸露的眼睛释放出的就是那些被遮蔽的和过滤掉的东西,此时它们焦躁的凝聚在一起释放出一种原始的力量,而丧失掉的正是那种因为深厚的人文功底而充溢的自信与生动。我一直在想:是否因为眼镜是一种文明的成就,就为穿越而过的目光打上了人文的印记。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