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摄影收藏:不能没有未来 市场需要当代

0 2013-01-18 06:15: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蜂鸟网:从8月1号影像部成立到11月23号启动第一场拍卖会,这3个月的时间会不会感觉仓促?
    李欣:对,这3个月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因为我既不学摄影,也不学拍卖,这两块我都有缺憾,我唯一比较好的是对市场的敏感度还行。甘总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他从不限制我,让我放手去施展我的想法。当然还有来自摄影界的支持,我们有一个学术委员会帮我们把关作品,包括定价。一个作品拿过来我们会有一个最基本的评估,因为大多数藏家把作品送过来的时候期望值都会远超现实的市场价位。

    蜂鸟网:第一场的定价现在看似乎还是比较保守,因为不少作品拍出了好几倍的价格,比如第一拍,一锤下去就拍出了开门红。
    李欣:第一场我们定的不算低,当然跟现在的影像市场没法比,但是在当时那些价格是比较合理的。第一张的情况比较特别,拍的是袁毅平的《东方红》,当时我们也不太清楚这个价格到底是多少,因为袁老师的作品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卖过,我们颤颤巍巍试探性地定了一个两万,当时还觉得这个价格会不会太高了,结果拍出了四万多的一个高价,出乎我们意料之外。后来我们就问藏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举动?他说这张照片很有意义,中国影像拍卖史上的开门红,照片的装饰性很强,寓意也很好,你看我们并没有加以更多的附加值,人家已经替你把这个附加值加上了。所以第一拍的价格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华辰李欣:不能没有未来 市场需要当代
袁毅平作品《东方红》

    蜂鸟网:当时拍出全场最高价的是解海龙的《大眼睛》?
    李欣:对,大眼睛拍出了30万。《大眼睛》一共有30张,我相信那29张一定都不如在华辰影像拍卖的那一张更有历史意义。因为这一张对于摄影史、对于拍卖史都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蜂鸟网:当时你们拍是这张限量版照片的第几张?
    李欣:一般来说,艺术家会有这么一个安排,前三张是不卖的,给自己和家人作为一份纪念意义的财产留下来。我们拿的应该是第24张。这张照片拍完以后,我们这几方每个人都把自己所得那部分拿出来,在西藏做了一个大眼睛的希望工程小学。我还特别记得,第一天拍的时候王富春老师哭了,他特别激动,说,他作为一个职业摄影人一直坚持创作还是挺不容易的。

    蜂鸟网:回头看第一场影像拍卖会,有哪些话想说?
    李欣:中国的影像第一拍,可以说给大家带来了震惊。比如拍卖协会,以前从来没有摄影这个门类。另外是摄影家,第一场拍卖的时候我们的摄影师、记者远远大于藏家的人数。作为对新生事物的一种好奇大家来观摩。当时的市场算是比较踊跃,但回过头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市场表现,因为很多人因为好奇来试试看,但其实对摄影文化并没有多少了解。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