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摄影收藏:不能没有未来 市场需要当代

0 2013-01-18 06:15: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蜂鸟网:在凤凰双年展的影像拍卖讲座上,我注意到你有说你们从09年开始,通过第三方而不是通过艺术家直接拿作品,给大家科普一下这里有什么讲究?
    李欣:这个第三方指的是代理机构。因为专业机构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功能,比如说画廊,画廊发掘摄影师的同时也在规划这个艺术家的市场,就是我们通俗说的包装。这一块就要按照商业规则来进行,比如说签约的时候需要大概规划一下做两个还是一个规格的作品,以什么样的输出工艺和材质把它呈现出来,限多少量,这个都是需要双方商讨的。而且画廊会找一个策展人,从学术上把艺术家最精髓的地方提炼出来,有一个展览前言解读给观者群,帮助大家解读。
    艺术家千万不要去想自己的市场,你又去想市场,又去搞创作,这个肯定是一个矛盾体,因为你开始创作的时候不是为艺术服务,而是为市场服务,能有好作品吗?所以一定要分工,我把我的作品交出去,有人帮助我经营,我腾出来的时间潜心搞我的创作。这是从很早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界定好的,一定是这样的一个规则。

    蜂鸟网:画廊是一级市场,你们是二级市场,你怎么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欣: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就是先有一级市场,一级市场常年开放,我们这个市场一年只做两次,一定是少而精的东西,是对一级市场出来的作品的一个提升,有一个稀有性存在。
 
    蜂鸟网:有些摄影师私下交易,他自己对作品有一个限量,这样私下交易可以吗?
    李欣:不是说不可以,但是你很难有一个保障,因为什么?在画廊做交易,第一他是公开的;第二画廊对他自己的信誉有一个保证,一般来说你在画廊买的东西是能拿到收藏证书的,他对你有一个承诺。但是如果你跟私人交易的话他对你有什么承诺呢?你们没有商业合同,只有一个签名就仅此而已,我今天跟你签,明天就可以跟他签。而且国外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严格,可能出品率非常低,不满意的作品他全部撕掉,国内不是,大部分洗一张就是一张,其实那是不负责任的。

    蜂鸟网:你在一些场合表达过对严明创作精神的认同和赞许,但是对于他在淘宝卖限量作品这件事,你一直立场鲜明地表达不同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李欣:其实网络销售是一种趋势,一定是今后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错,这种现象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个人不太赞成严明目前这种做法。其一,我们市场的自律性、信誉度还不像国外那么高,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黑名单制度,信誉制度,但我们互联网没有发达到这个程度。其二,严明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来说还是需要学术上的搀扶。刚才谈到画廊有这么多的功能在里边,我个人觉得他还不足以把这个拐杖丢弃,自己往前走,如果他自己既是艺术家又是理论家,那没有问题。当然国外有人勇于挑战,古斯基就敢把画廊给炒了,自己送拍作品到拍卖公司去,因为他是一个多元化的术家,不光做摄影,他还做雕塑,他很多东西都是具有唯一性的,市场也能接受。所以像他那种到了一定程度,我觉得是可以甩开画廊的。

    蜂鸟网:国内影像市场的发展,抛开人的因素不谈,从大环境来谈,你觉得目前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你怎样认知眼下的影像拍卖市场。
    李欣:业内很多专家也说,国内摄影市场之所以一直处在一个不温不火慢慢爬行的阶段,是因为机构关注不够。我们的博物馆其实是代表一种学术态度的,博物馆的一举一动实际给市场带来学术上的指导。国外博物馆有基金支持,有好的政策扶持他们,他们会找一些行家,到世界各地寻找一些好的作品。我们现在没有,不过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比如档案馆以前从来不花钱的,但现在档案馆也在我们这里收作品,虽然很少,但也是个好的开头。有些藏家很聪明,说我们先替国家收着,一些国家机构可能还没意识到这些老照片的重要性,但是总有一天会意识到。
    我们培养不同类的藏家。有专收老照片的,有专收纪实摄影的,当代的藏家也有小部分,在慢慢转化的过程中。我现在到处去讲课“布道”。我觉得华辰影像最大的贡献是把摄影从一个艺术的从属地位脱离出来,我们早就是摄影强国了,发烧友过亿,随着大家对摄影文化的深入了解,我相信这个市场前景美好。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