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刘香成:我从来没有停止将镜头对准中国

0 2013-07-30 05:56:00   蜂鸟网   作者:姚瑶-东方IC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因为我在这两年的作品给美国《时代》周刊的编辑和记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们也很谈得来,所以在无数很大名气的摄影记者中,他们选择了我跟他们一起去北京设立分社。后来,1981年,美联社专门在北京增加一个职位,美联社的社长坚持把这个位子给我。基于我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兴趣,以及美联社在全球的报道网络,这比一本杂志的网络更庞大,这个机会很有意思,所以我决定换工作,到了美联社。

刘香成:我从来没有停止将镜头对准中国
  高中生借着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复习功课,当时普通家庭还没有足够的电来供孩子学习。北京,1981|刘香成摄

 

  1983年出版的这本书《毛以后的中国》,是描述中国这艘巨大的船如何走出毛的影子,在调转,你知道大船的调转是很难的,不是快艇,中国的转型也是缓慢的。所以,“中国梦”开始基本成型,从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到新的时代的乐观、兴奋,中国打开大门,与世界文化接轨,这种梦想已经慢慢地开始实现:外国人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文化交流的活跃,人员互访,全方位的,很多事情都在发生。从物质条件、解决温饱问题,到转变为全球出口大国,这个梦已经实现了。而现在才把中国梦提到桌面的时候,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时我们是在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的梦。一个优秀的文明,是需要得到别人真诚的尊重和敬仰,这是现在我们值得追求的梦想。

  所以,《中国梦,三十年》的概念是综合的选择,“中国梦”是正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这个展览中,是我一个人的阅读、观察、理解和表述,没有全面的代表性。

  记者:展览的策展人是谁?

  刘香成:是Karen Smith(英国艺术史学家),她理解我的作品,并且,每次展览她都会带来新的元素,她会不停地阅读,根据空间来重新处理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每一次选择的图片,以及画幅大小的选择、制作都要考虑,以此产生不同的起伏。展览还是需要策展人的,有时候自己离作品太近,我的作品有时候我都看烦了。

刘香成:我从来没有停止将镜头对准中国
刘香成在展览现场


  不管是展览还是杂志,中国都没有足够重视编辑和视觉设计这个分工。这与当年中国的历史有关,媒体从业者都是按身份、成分背景来选择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把摄影与体力活联系起来,你看中国好多摄影师都是退伍军人,新华社更多。只要政治上可靠,长得壮,可以背相机和三脚架,就去做摄影吧,这很好笑,这是一种很原始的理解。

  当时出《毛以后的中国》,我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帮我整理、罗列中国的社会运动,一看,25年来有23个社会运动,每一个运动都是推翻前一个运动。这个现象很重要,在摄影中也有反映。基于我的观察,比如,观念摄影一来,我们就不要纪实摄影了,人们也总是要从概念上把一个人和作品放到一个概念里才能理解,其实不是。

刘香成:我从来没有停止将镜头对准中国
《中国梦,三十年》展览现场


  比如毛主席画像从历史博物馆正门被取下来这幅照片,意味着个人崇拜时代的结束。一切的意义都蕴含在照片中。那天早上静悄悄的,几个工人去把毛的画像取下来,几个工人毫不在乎地在画像前面休息,这是我1982年拍的。当年,《时代》周刊评邓小平为年度人物,他们在《纽约时报》买了整版的广告,刊登这张照片,一个时代结束了,中国人看的懂,西方人也看得懂。如果对中国不了解,不会注意到这个场景,看到了也不会这么理解。这张照片不是新闻摄影,也不是纪实摄影,因为是不能套在一个概念里理解的。

  在与世界接轨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一种消化不良,被外来的概念所迷惑,后现代摄影啦、观念摄影啦。在美国,不会说现在看Cindy Sherman就不看Diane Arbus了,并不是看Robert Frank就不看Walker Evans了,不是这样的。你去欧洲看博物馆,有十八、十九世纪的,也有现代的、当代的。文化的传承,都是一条线,而中国的文化是断代的。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