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记者:您现在照片拍得少了吗?工作重心转到编辑图书上面?
刘香成:作为兴趣或关注点,都是一样的,对摄影,对编辑、出版。
记者:在《中国梦》的图录中,前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您拍的是人与人、人与时代的关系,我看到那个我未能经历的时代,但是后来“名人肖像”就多起来。
刘香成:其实我也拍了六盘水的孩子、矿工,只是大家容易被名人吸引。中国从一个集体主义的时代到个人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个人的声音。郭敬明代表什么,我去拍他不是因为他是名人,而是中国转到这个时代。没有人说他是代表单位或组织,他是个人的形象。我一直说,中国像一艘泰坦尼克号,慢慢转向,现在是另一种百花齐放。肖像也不是新的东西,有很长的传统,不是只拍名人,都是个人。
记者:联系到《中国梦》这个概念,他们也代表实现了梦的人。
刘香成:我也拍了六盘水的矿工,背100斤煤只拿到1元钱,所以也有不成功的人。我看他们做的大锅饭,都是大肥肉,因为他们需要。六盘水的稻谷长不高,因为土薄,还没雨水冲刷。那个地方只有矿,只有烟草,其他什么都没有。
所以,图片后面其实有更大框架指导我。用文字叙述中国,有一个narrative,其实图片也有的,但大家谈得少。世界上很难得有一个国家,从一种高度的政治化转到另一种政治化;也很难有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盯这么长时间,还依然有兴趣。这是一个彻底的投资,我的时间、兴趣,把家庭搬来搬去,这是一个personal journey,刘香成的narrative是什么?
记者:您的narrative都体现在图录中了吗?这本图录是您自己编的?
刘香成:是我自己编的,里面有一篇我和Karen Smith谈摄影的。桑塔格的书里有一句话类似的表述,大概是说,图片是在很多年后,摆在某个位置才有新的意义。今天拍的图片,本人10年后会产生新的阅读,那个瞬间有那个时代的背景,随着时间变迁,背景变化了,于是有新的阅读。所以,再阅读的时候,要看把这张图片摆在哪里,时间的、空间的。
有人说我编书跟别人不一样,其实他们提出的问题,桑塔格已有表述。如果出一本书,这本书30张图片就够了,为什么要摆200张,那是没有编辑的。比如我很尊敬的中国摄影师,我去看他的展览,我说7幅就够了,你为什么要摆70幅呢。如果不处理作品之间关系,就只能沦为重复,构图、光线、题材的重复。
记者:图片少,观点更清晰。
刘香成:中国不重视图片的编辑,很多时候都是重复、重复、重复。为什么我对这个很敏感,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被新闻集团派到世界上的重大事件的地方。比如苏联解体,我是摄影师,又是主编。大多数报纸,国际新闻只有一张图片,《纽约时报》、《费加罗报》,我的工作是围绕着24小时,首先东京截稿,接着伦敦、纽约、美国西岸截稿,再回到东京。发稿后,第二天总社就给报告。世界各大报纸,采用哪些通讯社的照片。
所以我在看胶片、选片子的时候,就是有一种竞争意识,去争头版头条,世界上最贵的地皮,《纽约时报》的头版。那么多胶卷,如何看,如何选。这种训练是一般摄影师没有的,我的通讯社的工作性质决定我必须做这个。选的图片要把事情说清楚。我的这种习惯也是来自20年通讯社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成绩是每8个小时出来一个Play report, 每天全世界报纸的采用率报告。这种竞争很透明。美联社给我5个分社,这种看图的训练,经历这种磨练,这不是一般人要经历的。只有通讯社有这样一套训练,职业的。如果为单独的杂志和报纸工作,是不会有这种经历的。
二十世纪最后25年,所有重大的新闻,都被我赶上了。别人看到的只是运气的问题,不知道背后的经验和体验。
记者:您认为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能如何发展、变化?
刘香成:商业模式已经改变了,现在通讯社都是请本地人,不是说外派的就一定好,但是允许一个外来者的眼光来拍摄,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是最后一代。
关于刘香成:
刘香成,1978年由《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派驻北京,1980年加入美联社。1983年,出版作品集《毛以后的中国》(China after Mao,企鹅),其中文版《中国:1976—1983》(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于2009年出版。2008年,主编了《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China, Portrait of a Country,Taschen),其中展示了88位中国顶尖摄影师眼中的中国。2010年,与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合著了《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Shanghai: a History in Photographs 1842 to Today,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企鹅,2010年5月)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