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资讯 > 正文

李楠:没有问题的摄影师,不是好摄影师

0 2013-08-28 05:13:00   蜂鸟网   作者:翟红刚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摄影家必须有自己的“识别度”

  记者:摄影师的作品要想出众,得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没有找到自己的独特性之前,很多摄影师都热衷于借鉴和模仿。模仿似乎也是创作方式的一种?

  李楠:不注重原创,复制、挪用,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一个特征。你可以说这是一种创作方式。但是,为跟风而模仿,与此不同。比如,现在景观摄影泛滥,你会看到,大量徒有其表的“塑料片”充斥着我们的视野,毫无内在的思考,你会觉得它们有价值吗?摄影家必须的自己的独特性,或者叫“识别度”,如果只是当别人的粉丝,那可能也就只能打个汤了,做不了主菜。

李楠:没有问题的摄影师,不是好摄影师
广州

  记者:摄影,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社会语境?

  李楠:当然。台湾摄影评论家郭力昕曾分析,郎静山的山水摄影当年被国民政府看重并被加以宣传,有一个原因就是出于去政治化的粉饰太平的需要。日本摄影大师荒木经惟、森山大道,很多人就觉得他们拍的是情色、暴力、私摄影什么的,模仿者甚众,但是,他们的影像对战后日本人那种自暴自弃的社会心理有着极深刻和精准的刻划,而不仅仅是情色。你不能将艺术从它身处的时代抽取分离。实际上,每一种新艺术形式、新艺术思潮的诞生、发展乃至衰退,都离不开社会的变革作为其背景和推手。

李楠:没有问题的摄影师,不是好摄影师

  刘香成在访谈中说:全世界的好相机都被中国人买了,但拍出好作品,靠的是思想。艺术需要独创,或者说首创,后现代主义反动现代主义,这个反动是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作品、新理念、新形式等种种“独创”完成的,而每一个时代,都有新的需要、新的问题和新的价值观。而我们现在,还是缺少能够深刻反映中国当下社会现实问题与症候的作品。

李楠:没有问题的摄影师,不是好摄影师

  记者:报道摄影,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但它更有迷人的艺术的一面。对摄影记者而言,如何看待报道信息与艺术表达的平衡问题?

  李楠:新闻图片,也要讲究视觉语言啊,也有形式感上的要求。视觉语言不好,即使信息再重要,也不是一张好图片,或者,我很怀疑一张糟糕的图片是否充分明确地说明了信息?在新闻报道的语境下,信息有效传播是最终目的,所以你的形式感不能干扰或模糊信息,更不能误导受众对信息的解读。这里面就包含了职业伦理的问题。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