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影像观点】蔡萌:不见不散 照片的样子

0 2012-11-30 06:12:00   蜂鸟网   作者:蔡萌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他们之间经常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并不断配合着让摄影师形成一种属于摄影的观看方式。在萨考夫斯基看来:

  作为图像,摄影作品的表达是特别直接的,但同时它又是神秘的、含蓄的和不连续的,它是对经验的重新编织,却并不给出其意义的解答。” 更进一步来看(正如在作者后来的文章中清晰体现的),沙科夫斯基发现这些影像所蕴涵的本质特征其实来自于摄影这一媒介本身;因此可以说“摄影基于其细节上的详尽、它的片断性、它的含蓄、短促和临时性,它生产着属于它自己的、根本上是现代主义的“新的图像语言。”

【影像观点】蔡萌:不见不散 照片的样子
罗素·李,佃农的儿子在棚屋的卧室梳头,密苏里州,1938年


  就这一点而言,虽然它在西方早有共识,而我们今天还拿来讨论,好像有些过时;但问题在于,我们几乎很难看到中国摄影家建立在“媒材”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探索,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摄影认识的累积。更谈不到基于这题特点培养出一种欣赏照片的角度和方式。

  由于长期的视觉经验、视觉背景和摄影传统、摄影生态的不同,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当中西方摄影家在探讨摄影时,很可能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件事情。例如,我们与一位西方摄影家在探讨某个大师的照片时,他所说的那张一定是挂在墙上的照片原作,而我们可能说的只是画册上的印刷品。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两种不同的视觉背景所发生的偏差,可能导致在摄影认识上的巨大差距。正如萨考夫斯基所说,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一定都是在拍曾经所见到过的照片。而这个见到过的照片是来自印刷品还是原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