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评论 > 正文

【影像观点】蔡萌:不见不散 照片的样子

0 2012-11-30 06:12:00   蜂鸟网   作者:蔡萌   责编: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影像观点】蔡萌:不见不散 照片的样子
艾略特·波特,树与池塘,马萨诸塞州谢伯恩附近,1957年


  长期以来,中国摄影领域一直在淡化对摄影语言,尤其是媒材语言的探索与建构。中国摄影家也几乎都是在模仿、借鉴西方摄影大师们的图像与图式(影像语言),亚当斯、布勒松、马克•吕布、萨尔加多、尤金•史密斯等几个西方摄影家基本构成了的西方摄影大师的全部。而在那个由语言建构的伟大西方摄影传统脉络中,被众多西方人推崇到极高艺术地位的摄影大师们,国人却闻所未闻,或者百思不得其解。而正是由于那一大批摄影家们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才使得摄影从它的各种“应用”中解脱出来,成为一门能够与其它艺术媒介平起平坐的艺术门类。同时,也由于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1908—1993)、萨考夫斯基等人的理论总结和美学整理也同步推进,导致了在学术层面给予摄影家们的实践以极大的支持与鼓励。从这个意义上讲,反观现代主义摄影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变革并不彻底。而90年代以来的观念和纪实摄影运动,也没有对摄影语言的缺失有所反省。时至今日,这层关系也几乎没有在中国真正建立起来。

  众所周知,摄影是一个完全基于科学、理性,物质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经验。西方“观念摄影”作品,就其总体而言,明显具有与现代主义时期摄影的血脉渊源,这往往体现在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摄影属性”和“照片属性”,也就是“照片的样子”。日本的摄影也是如此,比如:荒木经惟、森山大道、杉本博斯等人的作品既具有“日本的样子”,但同时,将其放入西方的摄影体系中你仍能看到他本身在摄影语言认同上与西方的一致性。而中国的“观念摄影”则更多是一种“图像”和“图片”的概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