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多情总被无情恼:农耕时代见证者阮义忠

0 2015-07-23 05:55:00   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 [原创]
本页查看全文

  郭先生在文中设定了一个深刻的自问自答。“然而有趣的是,就我所知,不少的观者看了依然感动,觉得作品的讯息与意义深刻饱满。为什么?”他在文末尝试着给出答案:“如果阮义忠的作品讯息,在台湾继续有「市场」的话,则可能表示了不仅是创作者,而且是做为阅听者的我们,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告别不了二十世纪。我们既无能力,亦无意愿。我们的身体与欲望行走在消费文化里,心态与思考则停顿在农业社会中。在这种身心分裂的混乱状态里,我们连老老实实地面对、并承认自己无能处理的勇气都没有。西方文化历史脉络下循序发展的理性、反省与深刻之自我批评的那个二十世纪,我们还没有真正经验过,最多不过刚刚起步。那么,我们凭什么能够「告别」?”

何必告别:最后的农耕时代见证者阮义忠
阮义忠 《人与土地》之一

  这段话发人深省,读完我也在反省自身。对于最后两个字我有点不同的看法。为何一定要告别?小农意识可能阻碍了社会进步,但是农耕时代并非一无可取,比如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共处状态,人的淳朴单纯,以及充满人情味的邻里关系,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有挣扎是对的,没有挣扎才可怕——这表明我们都已经无情的适应了消费时代的生存法则。为什么我们今天看阮义忠的作品,依然有感动,觉得饱满?因为我们仍是有情人。如今在艺术圈提起“真、善、美”,好像陈词滥调,不适应“审丑”当道的后现代,甚至微信上流行个段子,将“听阮义忠说爱”列为摄影圈十大酷刑之首。我说,这种酷刑偶尔领教一下,似乎也还不错。

何必告别:最后的农耕时代见证者阮义忠
阮义忠 《人与土地》之一

  如何收尾,着实令我犯难。一位叫“人间草木”的作者,帮我解了围,她用木心的一段话来应对“滥情说”,我觉得很恰当。

多情总被无情恼:农耕时代见证者阮义忠
阮义忠 《人与土地》之一

  “往过去看,一代比一代多情;往未来看,一代比一代无情。多情可以多到没际涯,无情则有限,无情而已,可怕还在于无情而得意洋洋。当人们一发觉亵渎神圣可以取乐取宠,就乐此此不疲了。是故未来的人类会怎么样,并非渺不可测,“无情”而已。”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