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大师作品 > 访谈 > 正文

【访谈】朱炯对话白尚仁:抓住白色之球

0 2012-06-20 06:11:00   蜂鸟网   作者:朱炯 [专稿]
本页查看全文

  朱炯:说到新技术的话题,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处于数字影像时代了,与银盐影像时代相比,我们是在两个不同的语境氛围中表达。你2005年在中国、法国拍摄《影子》系列时,就采用了数字影像技术,在当时做艺术展来说,算是走在前面的。不过,《影子》系列虽然追求抽象的风格,但是摄影手法上面还是跟报道摄影一样,注重从现实中进行瞬间提炼。《月亮门》也是采用数字影像技术完成的。精心的光影结构和充满审美意味的人物与社会现实环境的结合,是否是数字技术其实并不需要强调。但是《夏日的台球》系列,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在画面中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关系,数字技术的运用是否给你的创作带来了新的途径?你是如何完成这组作品的?

  白尚仁:我的摄影方式与报道式的摄影师完全相反。

  报道式的工作,我在初期寻找底稿的时候就做了。就像是拍电影的时候踩点。拍完之后,我会将采集到的照片放大。

  接下来,就是每天充满耐心的沉淀,就像一位画家,晚上看他的作品,第二天早晨再回到画架边工作,不断润色、改动,直到接近自己所想达到的那种效果,即便不是完全达到。

  这已经不再是一件纯粹直觉、本能、瞬间的工作,而是一种长期的探索、内省和寻找的工作……

  所以,对我来说,肯定还必须回到我踩点的地方,再去看那些人,那些场所,再追加拍摄一些作为背景的元素、物体,等等……

  所以,时间,整个摄影工作持续的时间,与报道摄影,甚至在摄影棚里的摄影,都不一样。

  比如说,这个新系列:两个月的踩点,选人,三周的拍摄……而且,外加三个月时间,用来沉淀,不断润色……而这一切仅仅为了14幅作品。

【访谈】朱炯对话白尚仁:抓住白色之球
神宠状态

  朱炯:你的画面内情节复杂,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与想象的人物情节常常具有一种戏剧性的相互关联。想象的世界真的能够在现实场景中出现吗?你用了那么长时间做后期,PS最擅长的功能就是合成。你大量使用PS, 是将不同地方拍摄的人物合成在同一空间吗?

  白尚仁:不,我从不这样做。这样会完全破坏摄影的写实主义,破坏它的诗性,尤其是破坏与在同一场所遇到的那些人建立起的那种情感。

  因此,所有照片都是实景拍摄的,所有人物都是真的在场,位于背景中。只是有些元素、物体或动物,是后来补上去的。

  戏剧演员都是真正的戏剧演员,学生或者老师;玩台球的人,也都是真正的台球玩家,甚至包括那些并没在打台球的人。我在北京和河北找了几百人,从中挑出了六十余人进行拍摄。

  整个照明也都是自然光,只有几道光是用笔后加上去的。

  润色工作主要是选择人物的面孔和姿态,重现当时的氛围、阴影和光线,或者加强光线与阴影效果。有时候还会将一些物体和阴影加以重新布置,以获得空间中更好的均衡.

  朱炯:我们常说你的照片让中国人感觉很熟悉,但是仍然是一个外国人视点下的中国景象。那什么是西方视点?西方视点必然是以西方的视觉经验,结合西方传统及当代文化的密码来读解现象。那么你拍摄这组打台球的中国人,是源自于什么西方视觉经验和密码呢?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