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朱炯:你把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形式,与外国的体育竞技放在一起,是否就如同打台球这一现象本身在中国存在着矛盾、冲突 ?
白尚仁:当然,与京剧等戏曲不同,台球源自西方,是近期传进来的。但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了世界级的冠军,比如说年轻的丁俊晖。中国人将台球如此本土化了,令人不由得遐想,是否在唐朝、宋朝,就已经有人打台球……是否某一天,可以发现一张古画,里面看到一群文人雅士在柳树下打台球!……尤其是,假如你看身边的那些广告牌,或者是电视上的广告,你就会发现,其实京剧演员,或者是台球运动员,都是在里面不断出现的形象!
所以,我的一些照片,可以说是对时尚和广告将一门艺术(京剧)和一种运动(台球)进行利用的现象的小小的讽刺。
朱炯:在你选择的戏曲片段中,有一出名戏《清风亭》,是关于两名老年的、贫困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故事。我注意到你对这个故事的偏爱,演员们在四张不同的照片中出现。清风亭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出戏?有什么能够吸引今天的公众?
白尚仁:《清风亭》的京剧讲述了一对贫苦夫妻的故事:他们没有子女,(有一天),奇迹发生了,他们捡到了一个弃婴。他们收养了他,倾其所有使孩子在爱与幸福的环境中成长。长大成人后的美少年突然被有权有势的大臣认出是自己的骨肉。
美少年为自己高贵的出身感到骄傲,羞于养父养母的贫寒而不愿意认他们。
可是儿子却抛弃了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两个老人在绝望中用拐杖对打起来。
中国戏剧中很少以贫寒的老年人为主人公,《清风亭》是其中的一部。这对演员来说是非常好的角色。而悲惨的结局催人泪下。
孩子、后代,这一主题在我的许多摄影作品中都出现。我特别珍爱这一主题,正如领养、血缘和传承等主题。几年前,我看了一出《清风亭》,完全被震撼了。那天,我看到与我坐同一排的人都在落泪。
这样的一个故事,我担心当今的公众、父母们,有一天也会遇上。他们为自己的独生子女付出那么多,那么溺爱他们,我却不能确定,这些独生子女会像以前的人那样,那么关注他们父母的老年时代。在西方,我们已经可以经常看到抛弃父母这一现象。
朱炯:我看到每张照片中都几个测绘的人,常常在画面的边角,不大,但是总是能看见。他们象征着什么?
白尚仁:他们像一个音乐中的主导主题一样,重复出现。是的,他们无处不在,意味着还会有拆除,还会有工地。
北京的郊区在不断移动,越来越多地侵入到河北省界内,这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无常……然而,就在这无常之中,台球和京剧,活生生的人与精神,像凤凰一样,不断在涅槃重生,继续滋养着观众和艺术家的想象世界。
朱炯:西方媒体常常说,北京甚至整个中国,是一座巨型无边的工地。
白尚仁:是的,人们不厌其烦地说:北京是个大工地!这么说太简单了。其实重要的是,这种永不停息的“拆—建”游戏赋予北京以给养、以跳动的脉搏。
北京令我忆起了我自己的童年,那时正值二战结束,法国和欧洲也是个大工地。而人们将这一充满了希望的时期命名为:重建时期。在世界大战这一背景下,它给人带来了希望。
在我手头的一小段片子中,有我父亲担任建筑师的第一项大工程,那时我的父母是如此地年轻且相亲相爱,而我还只是个婴儿。
我也仍记得父亲教我筑墙的片段。终此一生,这回忆都将伴随着我:我和父亲在河边肩并肩,父亲用水搅拌砂粒和石灰,然后把这种灰浆放进我的小手里,告诉我怎样选择石料的形状,我们四手交缠地放置着石头,我母亲就在一旁注视着我们。
因此每当我看到一所房屋被拆除时,就会很难过。我会看到那些曾将其盖起的手,会猜想那些无能为力看着自己的墙壁被推平的人们是如何地黯然神伤。但紧接着,就会有另一幅画面:另一些手所新建的墙,另一些人所新装的屋顶、瓦片和窗户……我的心灵深处,就会重新涌起童年的快乐,当还是个孩子的我看到起重机的旋臂在空中除旧布新、或脚手架的生气勃勃时……可兴奋又会变成忧郁!出于必然、出于政治或美学的选择,一座建筑被拆除,另一座不知良莠者取而代之;而就在这个年代,这建设的年代,生命热烈,憧憬美妙。建设的憧憬,战胜了所有。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